主題: 《社區支持農業是食品相關福祉的驅動力》(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as a Driver of Food-Related Well-Being)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imebank.tw/permalink/3662602240721549/
筆者前言: 這篇文章算是筆者第一次搜尋到,將「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模型」(Bio-Psycho-Socio-Spiritual Model, BPSS)納入的研究報告,尤其是針對「社區支持農業」(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, CSA)。這也算是在WHO-FIC: IDC, ICF, ICEE等只是建模在「生物心理社會模型」(BioPsychoSocial Model, BPS,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iopsychosocial_model)上,加入了心靈(精神)維度(Spiritual Factor)。但如何將這心靈(精神)維度納入健康衡量,目前則需要進一步探究相關的研究文章,例如: “Spiritual Health, The Fourth Dimension: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”(心靈(精神)健康,第四個向度:公共衛生視角)。
表 1. 與食物相關的健康研究結果 | |
幸福(福祉)維度 | 與食物相關的健康研究結果 |
身體的 | 水果和蔬菜消費:減少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,提高能量水平 有機食品:更好的感官體驗 |
心理的 | 攝取更多的水果和蔬菜:降低憂鬱幾率,提高生活滿意度,更正面的情緒,更多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健康飲食:更接近立即改善福祉 |
社會的 | 分享食物:增強團結意識 食物原產地:社區歸屬感更強 |
心靈(精神)的 | 有機食品:心靈(精神)敏感性 生態標章的食品、道德市場:與環境緊密連結的體驗 |
資料來源:基於與食品相關的幸福(福祉)感研究。 |
從台灣「社區支持農業」與「心靈(精神)健康」維度相關上,尚未搜尋到如此的文章資源。期這篇的英中翻譯,伴隨「社區支持農業」與「社會處方箋」(Social Prescribing)在社區健康與發展工作項目推動上,算是在「生物心理社會心靈(精神)模型」(BPSS) “…反映了「多範式觀點」(Multi Paradigmatic View),並解決了所有影響主觀幸福(福祉)感程度的健康相關因素…”
若您的社區已經有或計畫成立社區支持農業單位,歡迎進一步閱讀《社區即是最好良藥》系統網絡 >>《社區支持農業》主頁,加入我們的會員,建立與強化《社區支持農業中的溝通和建立社會資本》。
TimeBank.tw出版: https://timebank.tw/blog/2024/04/11/community-supported-agriculture-as-a-driver-of-food-related-well-being/
英中翻譯: 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OJPHiKTOyyQoCsZwHsP3IW-f0VvnuCKfzOm3XwbYDoQ/edit?usp=sharing